2023年闰月出生的宝宝取什么名字好(怎么给小孩起名字)

2023-10-26 00:25:31
八字起名网 > 八字起名 > 2023年闰月出生的宝宝取什么名字好(怎么给小孩起名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3年闰月出生的宝宝取什么名字好,以及怎么给小孩起名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2023年是水兔年,老话说:“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是啥意思

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看,2023年天干为癸,地支为卯,是农历癸卯年;论阴阳五行,天干癸在五行属水;而五行配五色,即金对白、木对青、火对红、土对黄,水对黑;论地支卯,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所以2023年在民间被称作水兔年,便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由于2023年闰二月,农历上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在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2024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廿五。在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民间把一年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双春年,又叫孤鸾年、两头春。

这样来看,2023年是癸卯年,又是闰二月,外加双春年。这“三合一”的年份,三种情况遇到一起,可以说是千年罕见。

60年一遇的癸卯年:在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0年称“癸卯年”。在干支纪年法中,癸卯年为六十年轮回一次,即轮回的时间周期是60年。比如2023年向前推算60年的1963年就是癸卯年,或者向后推算60年的2083年是癸卯年。

关于闰二月:因为阳历一年大约是365天,阴历一年大约是354天,这样一来,阴历一年就要比阳历少11天左右,长此下去,必然会出“脱节”的情况。因此,古代历法家就在阴历的基础,每隔2-3年就闰一个月,防止与四季脱节。

俗话说:“十年难逢闰二月”,闰二月虽然没有正月和腊月那么难出现,但也是比较少见的,至少要间隔十九年才会出现一次,之后每百年才会出现一到两次,有时候甚至几百年都不会出现一次。比如四十世纪之后的四百年间,都不会出现一次闰二月。

关于双春年:双春年是因为阳历和阴历之间的日期偏差,是我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阴阳历“置正”造成的。由于闰月的存在,则使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这一年的尾巴上,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的年份,就叫双春年,俗称孤鸾年、两头春。

在近些年里,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都是“双春年”。从中可以看出,双春年的时间并不固定,有十二年一遇的双春年,也有三四年一遇的双春年。

2023年是癸卯年,又闰二月,外加双春年,这“三合一”的种种巧合,其中癸卯年六十年一遇,闰二月也不常见,即便是这癸卯年遇到闰二月,还要加一个双春年,才能出现这种千年一遇的情况。根据万年历推算,下次再遇到癸卯年,又是闰二月,还是双春年的年份,在1260年以后的3283年才会出现。

2023年是水兔年?老话:“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说的是啥意思?

这句老话说得是,黑兔年财运到了,在这两个立春的年份,用麦秸当柴火烧说明农业丰收,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具体来说

黑兔送财来:俗话说“山主人丁水主财”,明年癸卯年,俗称水兔年,也称黑兔年,民间有“水主财”的说法,意思是说这年的年份,财运亨通,是大吉大利的发财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更多的是民间人们对农业丰收的一种美好期盼,期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笑开颜。

双春麦当柴:“双春”并不是说有两个春天,而是有两个立春的年份,2023年就是典型的“两头春”的年份,而且是是癸卯年,又是闰二月,千年难遇的一年。

这样的年份,在有的地方,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民间认为是好兆头。因为双春年的年份,冬季有可能会相对冷一些,冬天寒冷雪多,瑞雪兆丰年,有利于冻死田间地头的病虫草害害,有利于来年冬小麦丰收。民间有谚:“一年两个春,处处见黄金”、“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等,说的是在这样的年份,风调雨顺,小麦长势旺盛,麦秸粗壮可以当柴火烧。

总结:民谚、俗语和老话,我们要理性看待,这民间说法,更多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经验总结。常言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农业生产上尤为明显,更重要的是旱浇涝排,合理施肥,防控好病虫草害,才能为庄稼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应了“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之说。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转发和评论!

2023年04月01日 星期六 农历:癸卯年【兔年】闰二月十 一 第13周

2023年04月01日 星期六 农历:癸卯年【兔年】闰二月十 一 节气:春分第12天 (距下一个节气“清明”,还04天)第13周

爱生活,爱自己,简简单单做好自己

早上好!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记忆里,多收藏别人的好;生活中多温暖自己的心;工作中,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三月再见,四月加油!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闰二月,有两个春,结婚好不好呢?

明年是农历的癸卯年,闰二月,有两个立春节气,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双春年’。民间有‘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的说法,可是老话又说‘一年两度春,寡妇遍地分’,同一个年份两种说法,意思看起来大相径庭,究竟明年结婚好不好呢?下面咱们分析一下。

一年两个春

目前世界通行的的历法有三种,一种是采用比较多的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为基础设置的阳历,另一种是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采用的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转为基础设置的阴历,还有一种就是我国的农历,农历是阳历和阴历的综合历法。由于阳历1年和阴历12个月时间不相同,为了协调太阳回归年和阴历年的矛盾,农历规定了闰月的设置,19年为一个周期,闰7个月份。根据推算设定,2023年闰二月,这样阳历一年365天被闰月设置拉长到农历的384天。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是固定的15天,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节气的巧合,这种年份被称作‘双春年’。2023年就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和腊月二十五。

‘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

‘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一年两次立春的年份,冬天的天气一般比较暖和,在生活条件简陋的农耕时代,比起天寒地冻的天气,更适合进行聚集庆祝活动。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古人认为一年两个春的年份婚嫁吉利。与双春年相对,还有无春年,就是一年当中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这种无春年,被称为‘寡妇年’,被认为不吉利,不适合婚嫁。‘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是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也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

‘一年两度春,寡妇遍地分’

寡妇,特指已经婚配死了丈夫的女人。双春年又有‘一年两度春,寡妇遍地分’的说法,意思是双春年对于已经婚配的女人来说不吉利。农耕时代,社会环境不稳定,经常发生战争,很多青壮年男子死于战乱。乱世瘟疫肆虐,医疗条件低下,也有很多人丢了性命。‘一年两度春,寡妇遍地分’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无奈。

写在最后

不管是闰二月,还是双春年,都是人为历法的推算设定,表面意思相反的民间俗语表达了阳极必阴,阴阳转换的思维方式,都有存在的道理,也都有局限性。所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什么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同样的客观条件对每个人的影响不尽相同,存在相互转化的趋势,需要辩证理解。俗语是民间的流传,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人文环境分不开。时过境迁,有些说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婚姻幸福的基础是两情相悦,也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023年“黑兔遇双春,闰在二月中”啥意思?有哪些预兆,谚语咋说

导读:2023年“黑兔遇双春,闰在二月中”啥意思?有哪些预兆,明年年景好吗?

时光荏苒,转眼间不平凡的2022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崭新的2023年。据村里的老人们讲,2023年是“黑兔遇双春,闰在二月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又有哪些预兆呢?明年年景好吗?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的说一说!

黑兔遇双春

我国古代采用“天干纪年法”来记录年序,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结合起来,组成六十个不同的组合,用来记录年序。其中,每十个组合为一甲,共分为六甲,每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周期,称为一个甲子期。

十二地支分别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天干又分别对应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其中,甲、乙属木,代表春天;丙、丁属火,代表夏天;戊、巳属土,代表长夏(三伏);庚、辛属金,代表秋天;壬、癸属水,代表冬天。

《逸周书》中说:“在我文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

2023年是癸卯年,“癸”五行为水,“卯”则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所以,癸卯年又叫作“水兔”年,因古人在五行中多以黑色来形容水,故“水兔”又被称之为“黑兔”。

俗话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古人的很多思想都源自于对天地的崇拜,因此,古人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发明了太阴历;又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发明了太阳历。然后,又把太阴历和太阳历相结合起来,加入二十四节气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

简单来说,就是太阴历是用来表示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的;太阳历是用来表示太阳也地球之间的关系的;而农历则是一种统筹考虑日、月、地三者间运行规律的阴阳合历。

一个阴历朔望月的运行周期约为29.5306天,一年是354天或355天;而阳历回归年一年约为365.25天,这样一年就相差11左右。而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又是以阳历为基础划分的,就导致某些年份的同一个农历年份中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春年”。

2023年正好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2023年是农历的癸卯年,第一个立春是在癸卯年的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第二个立春则是在癸卯年的腊月二十五(2024年2月4日),正好两个立春节气都在农历的癸卯年中,所以2023年就是“黑兔遇双春”。

闰在二月中

前面我们说过,阴历与阳历在时间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阴历年要比阳历年时间走得快。因此,古人在制定农历时加入了“置闰法”来平衡两种历法时间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有些年份的农历年是12个月、有些农历年是13个月,多出来的那一个月就被人们称为“闰月”。

《周礼.春官》中说:“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曰:“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云:“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为了匹配四季的变化,不出现“冬天穿短袖,夏天下大雪”的情形。闰月究竟放在哪个月,还需考虑到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奇数为节令,偶数为中气。每月一节令,一中气平分于十二个月中。由于“置闰法”(十九年七闰)的关系,某些月份是没有“中气”的,而这些没有“中气”的月份正好成为闰月,即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2023年的农历二月,中气落在月末,导致制下一个月中只有清明一个节令,没有中气,所以2023年闰二月。

那明年年景好吗?

前面我们说过2023年是癸卯年,“癸”属水,代表冬天,有寒冷之意。谚语说:“两春夹一冬,十栏九个空”、“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一年两立春,豆子贵如金”,从这些谚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双春年往往预兆着当年冬天会很冷,不利于牲畜过冬,牲畜价格会出现上涨。似乎验证了,癸卯年会很冷的说法。

不过,还有谚语这样说:“两春夹一冬,薄被也过冬”、“双春兼闰月,结婚好年时”的说法。可见,古人对于“双春年”的看法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

在民间,人们除了以古人留下的谚语来预测年景外,还会根据正月前十二天所对应的地支,来判断一年的年景。

明年的正月初一为庚辰、初二为辛巳、初三壬午、初四癸未、初五甲申、初六乙酉、初七丙戌、初八丁亥、初九戊子、初十己丑、十一庚寅、十二辛卯。

正月的前十二天里,出现了两个庚日(庚辰、庚寅),分别位于开头和结尾。“庚”通“更”,有变化之意,预示春、冬两季气温可能会波动比较大,需提前做好准备。

当然了,今时的气候与以往已经大不相同,对于古人的这些经验方法我们还需理性看待,总之一句话,参考可以,但要是真的当成金科玉律来看,就大错特错了!

结语

俗话说:“富贵身前过,勿勤也白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好的日子,如果自身不去努力也是无用!您说对吗?关于明年,您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

作者:piikee | 分类:八字起名 | 浏览:3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