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自度的《碧海潮生曲》,以及桃花岛积翠亭上“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对联分明都与这两句诗有关。
体制内的党政一把手配合;企业老板选拔总经理;各单位上下级搭配;各行各业判断合作伙伴等,能否参考“名字配”?
芷是一个五行属木的字,用来给缺木的女孩起名非常适合,本指一种香草,延伸表示女孩品性高洁、芳名远扬。昔是为珍惜,昔日之义,寓指女孩珍惜时间的含义。芷昔一名,读起来音律悦耳,娓娓动听,自带有一种高雅端庄的闺阁女子风采,超凡不俗也。
(卅二)张无忌——'无忌’就是百无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无灾无难,平安吉祥。哪知事与愿违,张无忌的童年、少年却是多灾多难,艰苦备尝(林平之、游坦之二名也与此相似)。
宋恺郡对美乔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让同病室的患者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说这对老夫妻很和睦,很般配,很相爱,还有有些羡慕他们。
“马辰外面有女人了!”
(十三)柯镇恶——《世说新语》:“桓石虔,小字镇恶”。
(廿二)向问天——此名极佳,既有李太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天真,又有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的闲逸,更不乏谭复生“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然而推本溯源,必本于屈原之《天问》。向问天与屈原,余皆不论,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妇之道事君又似之。
1、南帝一灯——“一灯”之名出自《法华经》: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南为火”:一灯大师之“灯”待“火”点燃。其秘技为“一阳指”,而太阳就是一个大火球。 “南,色赤”:“灯”与“阳“皆作赤红色。
2、中神通王重阳——'中央为土”:此人确为历史人物,是全真教开山祖师,原名“王喆”,这姓/名两个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辞世最早,由其师弟递补为中顽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中央,色黄”:王重阳既为道教大师,而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又被称作“黄冠”。《推背图》作者李淳风就自号“黄冠子”。
3、西毒欧阳锋——“西为金”:“锋”赖“金”利。作为音乐家的欧阳锋,常备乐器不是吉他,而是铁筝。仍是金属所制。“西,色白”:西毒长居白驼山,他本人/侄儿/部属皆作白衣装。此意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也有所发挥,电影尾声是欧阳的一段独白: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4、东邪黄药师——在《卅十三剑客图·虬髯客传》一文中,金庸对唐代名将李靖极表钦敬之忱。其实李靖之军事才能未必高于韩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还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与人格修养。虽达不到三毛“最爱黄药师什么都爱”的程度,我猜金庸对自己创造的黄药师这一人物形象还是钟爱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备至的李卫公的名字赠给了黄:李靖字药师。“东,色青”:书中写黄药师初次出场:“身穿青色布袍”。“东为木”:黄药师三字表面看来似乎有“草”无“木”,其实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规的繁体字,“药”字的正确写法是“藥”,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北丐洪七公——旧武侠小说《儿女英雄传》中有“邓九公”者,名讳与洪七公相仿.。书名与《射雕英雄传》也有几分(五分之三?)相似。“北为水”:七公姓“洪” ,果见洪水汤汤,竟没涯涘。“北,色黑”:书中不曾描写七公衣服颜色。但他作为丐帮老头子,估计不管衣服原色为何,上身之后,必将改造成唯一色调:总是黑。
(十二)穆念慈——有人说名字取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首先,全部《尚书》(包括所谓《伪古文尚书》)都无“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兹在兹”四字,兹,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廿一)东方不败——此人号称“武功天下第一”。
(卅九)苗人凤与蓝凤凰——蓝凤凰是苗族人,但不姓苗;苗人凤姓苗,但书中不曾交代其苗族出身。苗人凤出身苗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姓“苗”只是原因之一,其二,与苗人凤对应的是胡一刀,二人共同形成了“胡苗恩仇”以及最后的和解。而“胡”“苗”分别是中国北方,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其三,苗人凤身上具有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就像胡一刀身上具有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一样。其四,苗人凤与蓝凤凰名字中都得一“凤”字,而苗族人有着长久的对凤凰的图腾崇拜历史。
“人凤”就是“人中龙凤”的意思。具苗族血统而堪称“人中龙凤”的当代名贤有二:沈从文与表侄黄永玉,都出生于湘西凤凰,也都与金庸缘份不浅。金庸自承沈从文是影响他最大的当代作家,而黄永玉则是金庸50年代在香港《大公报》的旧同事,两人至今仍有来往。
(四二)“三”与“四”——《侠客行》中有两对兄弟,皆以“三”“四”为名。一为师兄弟,化名张三、李四;一为亲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张三、李四是最为普通,毫无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种“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不三、不四则是最不寻常,光芒万丈的名字,亏金庸想得出来。
【楠欣】
(三十)慕容复——金庸的“南慕容北乔峰”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区区数字,组合起来,而富有张力,具无限美感。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除了几个名字出自《射雕》,故事几乎全是自己结撰而成,不知王导为这四个字,付给金庸多少版权费——花钱多一点也值得。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是国内“现代派”重要诗人之一。金克木是个中外融通的大师级人物,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等领域他皆有涉猎,他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学者,他既整理并校订过讲义,又在《现代》《新诗》等一些刊物上发表过许多诗歌,后被编为诗集,即1936年出版的《蝙蝠集》和1986年出版的《雨雪集》。同时,他还担任过多地编辑,1938年在香港《立报》任国际新闻编辑、1941至1943年在印度的《印度日报》任编辑。最后,他还担任过多校的教授,1939年,任教于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1946年,他在武汉大学任哲学系教授,1948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东方语文系教授。
金母是金沛田第五任夫人,她从小就命运坎坷,在嫁给金沛田之前就已经被当作丫环卖过三次,原本以为生了金克木在金家的身份和地位会大大改善,可谁知金沛田在八个月之后就撒手人寰了,她虽然在金府无依无靠,但是凭借着勤快和本分也在本就摇摇欲坠的金家立足下来,并尽她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了金克木应有的母爱。
1934年,和金克木第一次见面的卢希微一身“摩登小姐”打扮的模样,一下子唤醒了金克木对于爱情美好的渴望,他将异性相处之间暧昧的情愫隐藏起来,选择在诗歌中爆发。当时金克木还在模仿和摸索现代派的表达技巧,而现代派产生之由正是一群诗人陷入现实的绝望而希望太过于渺茫暂时放弃了去找寻希望,企图从不切实际的理想中和悲哀中找寻净化和慰藉,金克木刚好在诗歌中找到了一方寄托自己相思之苦的“圣地”,1935年他写下第一首情诗《镜铭》,表达的情感很含蓄,只是希望两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随后的《雨雪》《肖像》《邻女》读起来就直接炽热了,可以感受到文字中流淌着明丽清澈的感情,给人以一种健康的美感。金克木将恋人比作纯洁晶莹的雨雪:
1937年7月随着全国抗日战争拉开序幕,金克木和同时期的现代派诗人一样放弃了建造精神的乌托邦世界,开始将诗歌和时代和社会联系起来,在全国抗日战争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他只有几首作品,1941年出国前往印度研究梵学,1946年回国,回国之后又陆续写了一批新作出来,自此他的新诗出现了第二个转折期。晚唐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一句刚好可以概述金克木和卢希微之间的精神来往历程,这种关系看起来很脆弱,但是因为现实距离的拉开而变得格外地保险,留给金克木初恋般的记忆帮助他度过了人生的彷徨期。
1、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孔乙己外传》,《金克木集·第一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别林斯基著:《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朱宏伟: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5、郑择魁、王文彬:戴望舒评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点评:万流景仰,焱勇之躯。景之字为名,多有赞誉之意,喻人玉树临风、翩翩君子之形貌也,给人以阳光大气之感。焱之字则表有火意,三火为名含有炎帝之气势,显正气浩然、英姿豪迈。此二字搭配起名,表有欣欣向荣之感,亦言其前途光明、鹏程万里之意,蓬勃朝气,寓意深远。